石門水庫 萬聖堂
奉祀神明:
- 一樓恩主殿主祀關聖帝君,配祀王禪老祖及女媧娘娘。
- 二樓玉皇殿主祀玉皇大帝,配祀觀音菩薩及天上聖母。
寺廟建立日期
初建民前四年,重建民國六十五年五月二日完工安座,改建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完工安座。
沿革:
民前及日據時代,先賢即在此以種茶為生,惟其時水庫對面尚有生蕃並時而水出草為害,眾先賢乃集眾議建一簡陋矮屋供俸神位,以護佑黎民能於此安居樂業。
民國以據,台灣復歸祖國,而簡陋矮屋歷經風霜並多次修葺,但仍不符眾望;經 聖示由開山堂主呂先生風清暨簡添日、王聖春、張鶴霖、張清發------等先生出資於原地建一瓦葺小祠,動工前曾起乩 聖示,若挖掘後見一石上隱約有八卦形狀,即為安座之處。後竣工於六十五年五月二日完工安座,奉祀主神 關聖帝君(恩主公)暨諸神等護佑,並供住民朝拜。
然瓦葺小祠,亦因日照風霜,復於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改建完工為現今之貌;而原安座處之龍池寶石奉 聖示僅稍加整理而不予潤飾,以保持原貌,藉資緬懷。
祭典:
- 每年五月二日(農曆)主神安座週年舉行慶祝法會及普施,法會及普施圓滿結束後普施米及供品等捐助給鄉鎮有案一級貧戶或有立案之孤兒院、教養院------等,並已行之 數十年。
- 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農曆)主神 關聖帝君(恩主公)聖誕萬壽舉行慶祝法會一天,且於法會前後均有大溪鎮普濟堂之遶境神尊、舞龍舞獅隊及鑼鼓隊------等陸續前來本堂共襄祝壽法會盛事。
人文特色:
- 奉 聖示內殿神明寶像全部為金身,而不再著神衣,更顯莊嚴、明亮。
- 護持神龕之龍及龍珠、麒麟、鳳凰-----等均以泥塑並著金色,經濟且莊嚴兼有古色古香之味。
-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求平安龜(米糕製),主龜一隻為101斤、副龜二隻各為38斤;主(副)龜於當晚8:30~統一由主(副)委統一於 關聖帝君座前擲杯,並以聖杯數最多者得主龜,並於當年度主神 關聖帝君(恩主公)聖誕(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時敬獻梨園(大戲)一台;次多者由2人各得副龜,並共同於主神 關聖帝君登龕(安座)週年紀念法會時敬獻梨園(大戲)一台,以為酬謝;一般求得主(副)龜者,當年財運必佳,且百試不爽。
-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主神 關聖帝君(恩主公)聖誕,於午宴圓滿後由主(副)委統一於 關聖帝君座前擲杯,聖選下屆正(副)爐主,並以聖杯數最多者為爐主、次多者為副爐主,一般只要盡力服務,則當年度財運頗佳,且多有應驗。
地理環境:
- 萬聖堂位於石門水庫大灣坪收費站外面附近,為大溪鎮復興里環湖路段,左及後方有水庫流徑環繞;右方有高聳山峰;正前方遠處群峰重疊,最遠一層山巒狀似﹖﹖﹖,渾然天成、微妙微肖,歡迎前來自行觀賞體驗並體會,可藉此測試慧根﹖!
- 夏、秋季天晴時,眺望遠處頓覺心曠神怡,渾然忘我;冬、春季遠處山巒白雲飛翔、雲霧飄渺、宛如仙境,更令人嘆為觀止。
- 站立於二樓玉皇殿外面廊道,眺望正前方可見水庫之睜睜流水,碧綠萬千,雖僅為水庫一角,但仍清晰可見。